今天是: |
|
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下午,21501班开展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孙婷婷老师以电影末日崩塌小片段为导线引出主题,精彩的开场白引起师生热烈反响。孙老师以CPR的重要性、含义、可试用人群以及具体操作步骤为四大板块为大家进行讲解以及模拟操作。
孙老师首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什么是CPR。 CPR就是心肺复苏术,当病人心脏骤停和没有呼吸时,采用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一种抢救技术。人在心脏病、溺水、车祸、高血压、触电时都会导致心跳骤停,停止呼吸,都可以用心肺复苏术来抢救。之后孙老师用一张数据趋势图告诉大家,心肺复苏黄金时间为4分钟,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可以在危机时刻减轻脑死亡率。孙老师也向大家表明并不是所有人在发生类似意外时都可以采用心肺复苏的方法。心肺复苏的适应症就是心跳呼吸停止,而对于非专业人员而言,只要发现有人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就可以开始心肺复苏。不过如果当某些伤者或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存在明确的死亡征象,则不需再进行任何抢救。
理论讲解之后,孙老师利用人体模拟道具给大家做了具体的示范。最后孙老师让大家进行操作演练。1、意识的判断。2、检查呼吸。3、呼救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5、松解衣领及裤带。6、胸外心脏按压。7、打开气道。8、人工呼吸。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经过步骤的详细讲解同学们纷纷操作演示。孙老师在一边提醒注意事项及步骤,辅助操作并提出意见。
各种意外伤害及重症危害人类生命,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情况对降低突发事件和灾难发生时的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近年来在急救知识普及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公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现场自救和互救,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后,孙老师对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宣传正能量价值观,鼓动师生掌握正确急救知识,爱护生命,机智救人!
这真是一堂意义非凡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