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随着从朱烨老师电脑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节精彩的语文公开课就在21506班展开了。
全班被分成五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引入郁达夫的散文中,一点点推敲这篇《故都的秋》。从一开始老师点名发言到后来踊跃的举手;从对新课堂的陌生到与成员的热烈讨论;从对课文粗略的浏览到慢慢读懂作者的内心......
《故都的秋》是一篇悲秋的文章,非常打动人心。学生们认真地查找书本内容,自信地各抒己见。老师一个个抛出的问题就像一个个思想的钥匙,打开了学生们思绪的大门。每个小组都热烈地讨论着,有的组更是积极万分,组员们配合默契,兴致高昂。一节课短短40分钟,每个小组都获得了发言的机会,这对学生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学生们深深陶醉在优美的词句之中。朱老师将学生们引入北国秋天的世界,一幅幅美丽而又凄凉的画面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秋景、秋物、北方人。一丝丝探入作者的内心深处,学生们从浅显的喜爱发觉作者心中的悲寂,景予人之遐想,人予景之感同身受。
课后,有学生感悟很荣幸朱老师能在她们班开公开课,她也很感谢这篇文章能以这种方式让她们一起体会,希望21506班全体同学在这堂公开课中学习到不止是一个知秋味,更能做到皆知其中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