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作为外国语学院记者团指导老师、政治课任课老师、任课班主任,袁少柏老师身兼数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教学事业贡献力量。
不为人所熟知的是,袁老师患有咽喉疾病,准备进行手术。但他仍然在岗位上,并且依旧为学院记者团进行指导工作。在课余时间,袁少柏老师耐心回复每一位向他投稿的小记者,指出每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有必要时袁老师还会亲自修改文稿、撰写报道,给新任记者团成员交代工作要求,明确写作报道的要领。在9月份记者团面临招新活动的工作时,袁老师不遗余力地向新任记者团团长张爱华交代事项,分配落实各个流程,推动活动进程。袁老师为外国语学院记者社团取名“海魄文学社”。海魄,是“Happy”的音译,既显现出外语学院的特色,又有建设快乐社团的含义。相信这同样也是袁老师的一片真诚心意,希望记者团成员们都能在参与社团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收获丰富的技能,并且因此能够更加自信地朝着自己未来的目标展望。
教学任务上,袁少柏老师和蔼可亲、经常娓娓道来,自然引出课题与讲解内容。尤其表现在课堂纪律方面,袁老师对自己严格要求,每次都提前到班进行教学设备的调试。对学生们讲究松弛有度,允许同学们在坐姿上进行片刻放松,但要求思想要时刻集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他的政治课堂精心准备,袁老师曾经说“我的每一堂政治课都精心准备ppt,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趣味。”他点点滴滴的付出都被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经调查,袁老师的政治课是32305班多位同学心中“最爱上的一门课”,因为这堂课上有他们最喜爱的、永远浅浅笑着的袁老师。袁老师在校园中偶遇学生,每每率先打招呼。与外向的同学说笑亲近,也兼顾内向同学的腼腆。温恬和蔼的他,总是有一种长者风范,用亲切话语引导同学成就更自信的人生。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在常旅商外国语学院的教育沃土上,袁少柏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秉承着优良的教学理念,躬耕于教育的沃土里,使自己的学生受益匪浅、收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