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复旦大学钱文忠,百家讲坛讲《弟子规》的由来、演变以及以后的传承和影响。
《弟子规》原著李毓秀,经由贾存仁修订,由原来的《训蒙文》改名为弟子规。李毓秀, 距今只有200多年的人,学历不高,才为秀才,被人尊称为“李夫子”,著有《郭复斋》,诗有《水仙百咏》。此书的核心思想为“孝悌仁爱”,其中“弟子”二字有两层意思,一为较小的孩子,二为学生。但大多都偏向前者小孩,教导小孩从小懂得礼仪礼貌,规矩。
“弟子规,圣人训。”是其中的教诲,“有余力,则从文。”这句一直对今学生有用,受益匪浅,也会一直有用下去。
“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地方都需要规则,规则说小了是规章制度,说大了是法律法规,古人训,流传今。
孝悌仁爱,不仅是口头吟诵,更要实行于身,习惯于行,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