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教育过程中唯一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谈不上教学质量。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更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当小老师,是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应外系通过多种平台让学生当小老师,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使他们将所学到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展露自己的本领,通过丰富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众所周知,应外系的一大特色就是外教众多,然而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语言不通的外教如何更好地与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沟通呢?旅游日语专业的蔡家乐同学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主动开起了中文小讲堂,为日语外教藤木修尔老师教授中文。
课上,藤木老师是蔡家乐的日语老师;课后,蔡家乐就成了藤木老师的中文小老师。师生身份的自如转换离不开蔡家乐流利出色的日语水平和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那一份不畏难、不畏烦的坚持与耐心。每天晚上晚自习时,蔡家乐都会借用系部学生会教室,耐心、认真地为藤木老师上中文课,教藤木老师一些常用的词汇,同时向他介绍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蔡老师”的小课堂很快就做出了“名气”,有时美国外教也会跑来找他“蹭课”。藤木老师参加学校、系部的一些活动时,蔡家乐也会主动做起小翻译。
与外教的交流互动,让蔡家乐的日语学习更上一层楼,在常州市“外研社杯”日语演讲比赛中,他勇夺第一名,今年他还成功通过了日本流通科学大学的入学考试,将于下学期前往日本开始他的留学生涯,让我们一起祝福他早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