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科研督导 > 督导专栏
物流51706班迎 面 吹 来 和 煦 的 风
来源:督导评估处   作者:尤敬东    日期:2017-12-19   浏览量:9952  

古人有一句诗叫“吹面不寒杨柳风”,把诗人面对初春细微的感觉,真实的内心喜悦表达无遗,虽是出家人的体验,也得俗人的喜欢。今人有一句歌词叫“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把在金秋之中,绿树红墙之前,碧波之上荡起双桨的红领巾们内心的快乐与幸福溢于言表,不仅仅是少年的欢乐,更是成人永久的快乐回忆。初春与金秋,景丽而情迷,令人向往,故春秋二字,内涵丰厚,历来得人之钟情。冬夏则不然,总是伴着酷冷与炎热,尽管诗文大家多有吟诵,较之春秋,情感还是逊色不少。

然而,今天虽是寒风吹面,冷气侵身,走进物流51706班,迎面吹来和煦的风!

温馨的春风。早上一二节是姚卫老师的语文课。巧的是尹惠芬老师也来听姚老师的课,使我体验了一把不约而同的感觉。尹老师告诉我说,这班上的学生十分热情,我马上就感受到了。知道我们是听课的老师,即有学生在教室后排主动放置了桌凳,还不忘擦了擦灰尘。这个细节让我很有些感动。全校上百班级,我大半听过,公开课以外主动安排桌凳的屈指可数。联想到上周二的这个时间,我来过这个班,适缝姚老师出差,即有一个女孩热情地接待我并说明临时调成自习课的原因。这比那些视你为空气一问三缄口的情况,自然有冬夏之别了。

端正的学风。物流51706的课堂,活跃而有度。第一节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二课时,第二课是鲁迅的《拿来主义》的第一课时。两篇议论文都是名篇,且有相当的深度,教学很有难度。前者内容深奥,后者形式新奇,都不是典型的议论文,都不适合作中职生的教材。要想驾轻就熟,不至于讲成政治课,就要选择合适的教法,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姚卫老师深入浅出,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以本为本,靠船插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恰到好处。学生借助《语文拓展教程》资料,积极配合,认真阅读文本,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两节课上大致进行了八次分组讨论,十五人次发言,且基本做到逻辑清晰,表达清楚,有针对性,再现了初中时段的课堂状态。尤其是开启了呼应模式。我听课己不在少数,我自己也有两班兼课。对于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形形式式的问题,很难见到有普遍呼应状,通常是默无声息,指名回答也不能够有问必答。姚老师每有问,总有大面积的呼应。且不论其呼应的质量,但就这状态,至少表明学生的有意注意程度较高。可见训练有素。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全班无一瞌睡,没有闲聊,拒绝手机。30人面前都有课本及资料参考,手中有笔。用这本是课堂的常态,印证端正的学风,则是万不得已。

方正的班风。物流51706班三十人,整体感觉是一个方正的班集体,班级环境,也有为证。不说窗明几净,也不说朝气阳光,单说墙壁板报的布置。班级的文化环境布置健康向上,庄重而有厚度。后壁八字十分醒目: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语源于先贤,极有品位。北墙上有一台阶式励志语:今天你在哪一步!问得真是到位,步入青春版不久的职校生应该有所思。最让我刮目的是后壁的黑板报,内容是“学宪法,讲宪法",尽管内容简单,却提升了教室环境品位,用母法的概念来陶冶青年三观,绝对比有些班级整板迎接圣诞节的内容要严肃合矩得多。我绝不反对传播圣诞节的知识,但只能占板报一角或中缝。试想一下,有哪一份报刊会把圣诞节内容放在头板头条或出专刊呢?小小细节,考量的不仅仅是学生,而是班主任及相关老师对"道”的理解水准。

物流51706班只是旅商的一朵小花,合校一个大花圃,这样的花朵肯定不在少数,需要有更多发现的眼睛。这朵小花,之所以绽放美丽,其班主任及全体园丁功不可没。姚卫老师一句话点中正穴:老师不能忘记传道的职责。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