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科研督导 > 督导专栏
耳 目 一 新
来源:督导评估处   作者:尤敬东    日期:2017-05-11   浏览量:10006  

    早上不经意落脚在31501旅日大专班,与白丽老师接踵而至。班长和颜悦色地迎我进来,得知是听课的老师,搬了张方凳让我在教室后面靠北窗坐下。

    铃声响起来,白丽老师准时组织上课。两课的教学内容是水体旅游景观。紧接着用提问的方式回顾上一课的知识点:山体旅游景观。在学生依次回答了五岳的相关知识点后,白丽老师话锋一转:五岳之中,为什么是南岳衡山独秀?刚才有些喧闹的教室瞬间变得沉静,小声讨论渐起。大致两分钟,一个很阳光的男生举手站起来回答:五岳之中,南岳衡山独秀,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植被相关。衡山处于长江中游,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覆盖率高,独秀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有掌声响起。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答案却包含了多种知识点:衡山的地理区位、气候、植被等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通过思考说出自己的理解,姑且不论答案的准确度,这种设疑式教学的方法非常值得提倡。

    设疑是质疑式发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设疑,目的是让学生发现所学的知识,设疑渠道多元化,总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教师平时的提问多趋平面化,往往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这种线性的思维无法让知识点系统化及相关性有效地综合,而釆用设疑发现教学法,学生的思考就有可能冲破平面而纵橫深入化,不仅回答是什么还回答为什么。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时设疑,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难点和疑点,思维的闸门一旦启开,发现答案都是己经学过的点点滴滴!这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的理论的科学性。

    白丽老师的普通话也很出色,声调响亮,讲授过程霸气十足,强势推进。在新授课程水体旅游景点时,除了适时穿插设疑,还注意把与水体旅游景点相关的诗词名句、文化现象穿插其中,让知识与文化趣味联姻,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氖围。其间让学生回顾有关黄河的诗句,猜测浙江卫视台标的文化内涵等,无不让学生兴味盎然。在导入黄河景点时,白老师突然以电视主持人的口吻朗诵说: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见过黄河的汹涌波涛吗?你听过黄河的咆哮吗?下面请听长江之歌一一把这一段主持人的幽默笑话即兴表演出来,等到学生明白过来时,报以热烈的笑声。这样的课堂真让我耳目一新!直接效果是:全班35人,无一睡觉、发呆、私聊、玩手机,师生互动,思维积极,效果显明。

    当然,耳目一新之余,课后我把我的思考和白老师做了交流。如何把山水体旅游景点相关的历史文化人文知识融入自然景观之中,增加山水体旅游景点知识的厚度,确实任重道远。从这点看,教学中的设疑不仅仅是摆在年轻教师面前的一个教学艺术问题。

                                                                                        201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