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出众的老教师是学校、系部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也是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提灯人。阳春三月,在系部刘洪亮主任的邀请下,应用外语系的老教师们通过亮课堂的方式,传帮带一批青年教师,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本周二上午第一节课,朱玉芳老师的语文鉴赏课如期而至。
虽为老教师,朱老师却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将三尺讲台让给了学生,由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她将一节课分为了三个环节——“黄金屋”、中华文化大讲堂、音乐之声。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朱老师邀请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所找的美文选段。这节课上,一位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这世间没有不可安放的梦想》中的片段,情感饱满地朗读出来,用文字激励自己和同学,年少就当勇敢追梦。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太多的文化宝藏等待年轻人去挖掘、去传承。朱老师将这挖掘和传承的过程带到了自己的课堂。中华文化大讲堂,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资料收集和展示。这节课上,学生选择了“对联”这一元素,通过多媒体课件分享了对联的起源、特点等小知识,还举了诸如“闲看门中月,思耕心上田”等很多有趣的对联与大家共赏。
歌词中也有许多文学性极强的佳作。朱老师利用音乐之声这个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喜欢的歌手和歌曲。这节课上,学生上台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一个乐队,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同欣赏了这个乐队的代表作品。
短短一节语文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满满的知识,更提升了远比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文学鉴赏的能力。
当然,除了学生,收获最多的就是在场聆听、学习的系部青年教师了。作为老教师,朱老师依然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作为年轻人,更应走在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前沿。同时,朱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对课堂灵活的驾驭能力以及对细节的关注也为在场青年教师上了一课。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应用外语系老教师“传帮带”的活动还在继续,相信外语系的青年教师们一定能把握住系部搭建的这一成长平台,传承老教师身上的宝贵之处,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