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德育天地 > 家长学校
【旅商家话第6期】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三件事!
来源:学生发展处   作者:    日期:2025-10-09   浏览量:0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被各种情绪所困扰,因孩子的成绩陷入焦虑、因青春期与更年期的碰撞而困扰、因原生家庭而陷入痛苦……央视新闻对话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一起拆解情绪难题,更好地守护本心、善待情绪。

一、家长不是老师的助教,亲子关系比管教更重要

央视新闻:您在教育孩子时会设定预期吗?有什么心得?

彭凯平:首先我不会给孩子设定任何预期,他的未来由他自己选择,包括想读的专业等。以前,很多人说我应该鼓励孩子和我一样,也学心理学,但我没有,由他自己选择。让我意外的是,他读研时居然选了心理学方向,因为他发现我的工作很有意思。同时,对待孩子要注意平等,平等不是不管教,而是尊重他的选择、隐私、未来追求等。比如,我不会翻看他的日记、手机,不会到他房间里去寻找“蛛丝马迹”。此外,要多陪伴孩子,一起读书、玩耍、旅游,这种一对一的陪伴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关系比管教更重要,维护亲子关系以及美好幸福的感受,比管教孩子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央视新闻:孩子不爱学习、沉迷手机,家长如何引导?

彭凯平:很多人都希望马上得到结果,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学习习惯是需要终身培养的。家长可以选择多跟孩子沟通交流,不要总是以指责、批评或权威的口气说教,少说“你怎么怎么样”,多讲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觉得你好像有点不开心”,以情动人胜过以理服人,更胜过以权力伤人。同时,要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比如“你就是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等,要了解孩子这样做背后的前因后果,用感情替代指责和认知。此外,创造孩子可见的变化,比如带他打球、看电影、聊天等,不要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多聊孩子的精神生活。家长不要做老师的助手,父母不是助教,父母要做的是多提供爱、支持和欣赏。

央视新闻:因为担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很多家长不免会陷入焦虑。

彭凯平:个人头上一顶天,孩子的未来是他自己的责任,父母不可能永远照顾孩子。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三件事情,让孩子身体健康、品德正常以及拥有积极的心态。我也特别想提示广大父母,不要追求做完美父母,做足够好的父母就可以了。我们老以为要做到完美无缺,但完美的人设特别容易伤害你。很多父母非常优秀,不要让优秀变成你的身份,要允许自己犯错。

二、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多进行非言语沟通

央视新闻:常有一些说法,小学五年级、初二以及高三是人生关键的几个节点,孩子成长是不是真的存在关键年份?

彭凯平:心理学上确实存在关键期,是指某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窗口期,不是考试的关键期。比如,第一个关键期在2岁半至5岁左右,培养同理心,关注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第二个关键期在5岁至9岁左右,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学习生活习惯,如叠被子、做作业、读书等。第三个关键期是9岁至12岁左右,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和阳光的心态。第四个关键期是13岁左右的青春期,孩子开始追求独立,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要处理好孩子和同学、父母的关系。

央视新闻:孩子进入青春期,很多家长可能正处于事业最焦灼的时期,甚至是进入更年期。两代人在情绪最敏感的时候“顶峰相见”,如何处理这两个时期的情感碰撞?

彭凯平:父母一定要理解青春期是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每个人都要经历,不要把这个时期孩子的反应归结成他个人的问题。父母可以多跟孩子分享自己青春期的一些经历,甚至是恋爱经历等。不要过多地炫耀自己的优秀,要知道孩子愿意跟父母交流的是人生的脆弱,不是父母的成就。另外,要多进行肢体接触,比如抱抱孩子、拍拍他的肩膀。其实人类55%的感情是靠非言语沟通,美好的心灵能量也都来自非言语的沟通,所以多多进行肢体接触。

三、不要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

央视新闻:原生家庭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到底有多大分量?

彭凯平:原生家庭本来是一个科学概念,心理学发现早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影响很大。但现在原生家庭的概念被滥用了,主要体现在:把所有问题归咎于父母,忽略现在生活里的多种因素影响。把原生家庭的概念扩大化,把父母偶然的过错都归为原生家庭的伤害。很多人会有记忆改造的情况,这是人类记忆的特点。现在过得好就美化过去,过得不好就认为过去也不好,这种记忆是不真实的、是构造出来的。作为积极心理学家,我不喜欢谈原生家庭,担心这个概念被大家滥用、泛化或者改造。

央视新闻:积极心理学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彭凯平: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把原生家庭作为新起点,不影响后续人生。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就是例子,他成长环境糟糕,但通过自我成长,成为提倡爱人、关心人、支持人的心理学家,更懂如何弥补普通人的心理创伤。积极心理学本质是用转移、替代、升华的方法,用积极能量改变记忆,重新认识过去。

来源:本文节选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审核:史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