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刚刚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孩子走失了,他离家出走的原因只是挨了长辈的一记耳光。
为什么今天既不能骂孩子,更不能打孩子了?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会这么脆弱,难以承受棍棒教育?
要知道,社会文明的提升与进步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让人能过得更好更舒适,有更多的保障和福利,一点点消除人类的各种痛苦。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人更加不能忍受身心的痛苦,也就是说,社会进步会让个体的人更脆弱,但伴随着这种人类个体的脆弱,人们同时也普遍会变得更善良,更远离野蛮,更能理解他人:因为我内心对痛苦的容忍度不高所以也就更忍不得他人的痛苦。多数社会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这种个体的脆弱和全社会理解力的双重提升。一两百年前,很多司空见惯的行为,比如一些当时看似合理的刑罚,在今天看来却是不可理喻、野蛮和不必要的。我个人也有切身体会,尽管现在也有一些比较恶劣的校园欺凌行为,但相较于我成长的那个年代,也就是40多年前,孩子之间的打架斗殴现象比现在要普遍很多,也凶狠很多,这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社会进步一野蛮减少了,人们相处的方式更文明了。
所以,由于社会更加幸福、更加文明,人也会变得更脆弱。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要通过体育锻炼、军训、扩展训练等方式提升孩子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保障提升的前提下保持一种坚强。但即使这样,今天的多数孩子肯定还会比以前的孩子更难忍受身心的打击,他们不应该再承受打骂这种野蛮的教育方式了。这也要求我们这些长辈,在与人为善和理解他人的维度上,要向孩子看齐。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共同进步的文明社会:我难以忍受更多的痛苦,我也就更能理解他人的脆弱。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或许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十几年、二十几年前我们都还能容忍打孩子的现象,现在就不能再打了,连骂孩子都显得很不人道,因为今天在更加文明幸福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多数都是更善良、更富理解力的一代人。
如果这还不能说服一些家长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这里还有一些更重要的理由。
当人与人的理解不断提升,再加上社会信息的共享以及知识的普及,我们还会看到,社会的进步也让普通人、弱势群体的自尊感不断提升,这里就包括孩子的自尊感。而“棍棒教育”,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封建意识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不尊重人的平等性、完整性和自主性,会严重地影响孩子以自尊为核心的健全人格。一些家长会说,以前的孩子很皮实,心理素质好,可以随意打骂,其实仔细想想很可能是那时孩子的自尊水平不高的表现,尤其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在今天,随着知识的普及,随着人与人平等观念的流行,社会的进步会让一代代的孩子有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当长辈动手打或张嘴骂时,为什么有些孩子会有过激的举动,而不像以前的孩子那么逆来顺受或根本不当一回事,或许就是因为很多孩子有了更高的自尊水平。
对于那些把棍棒作为终极威慑的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是旧时代的教育观念,它的目的是培养一些顺从的人,如果你还运用它,你可能在管理学领域找到了一个高效的手段,孩子因为恐惧,事事都会听你的,但你很难培养出一个能够积极主动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一个有社会担当的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基本生活。
对于那些感到除了打骂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的家长,可以去学习一些教育方法,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其实家庭教育最朴素、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身教,家长的以身作则会比言语教育更重要、更有效。
来源:本文节选自人民教育
审核:荆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