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德育天地 > 班级文化
朝花夕拾却已迟——好书伴成长
来源:学生发展处   作者:商英172 张倩    日期:2018-01-24   浏览量:9059  

那是日即西倾,车殆马烦的黄昏。洁净的枝头,好像在问你们,愿不愿意,听一段,远去经年的故事。

最喜欢的还是雨露无声湿桂花的黄昏,日子清浅,把所有的烦恼都交给时光处理,只要一心一意,享受尘世的美好就好。那时候大自然清新的风格全部褪去,变得像油画一般斑驳,风是那个穿着花边裙立在窗前浅笑的女孩子。那时候的先生,也是在这么一个黄昏,写下《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小引,发出“我总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娴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的感慨的吧?

记得吗?鲁迅先生讲的那些“哄骗了他一生”的美味: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读《朝花夕拾》中一些篇章的时候,总是能依稀感觉到那个童年时两颊肥嘟嘟的先生和他那像梦一样的故乡。那时候的先生,不是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透出冷面刀光的先生,只是一个,平平凡凡,懵懵懂懂,会因为一个传言去拔何首乌到弄坏泥墙的,会为了看戏老实背书的,小孩子。没什么其他意思。

这其中,一篇《父亲的病》,足以激起我内心的惊涛骇浪。

那是对鲁迅先生影响极大的一场风波了吧?像多骨诺米牌一样激起了连环的反应。因为这件事,才让先生开始学医,到了日本,遇到了善良的藤野先生的同时遇到了那时对中国人鄙夷至极的日本人和麻木的清朝留学生,包括最后弃医从文。

如果他坚持下去,会成为一个好医生吗?像在文坛一样风生水起吗?

一个一直让我不得而知的问题,也可能是先生本身不得而知的。但看他那些横眉冷对的文章,觉得他就是那个上帝选中的,用一支笔来唤醒沉睡的所有人的角色。他不多的作品,留下了很重要的意义。

其实无论是学医治病,还是精神唤醒,鲁迅先生的出发点,都是为那个支离破碎,麻木软弱的国家做贡献吧?因为对中国永远不移的相信、热爱和天生的正气,让他用一支笔,敲醒睡着了的人。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

你有没有,被那些琐碎,磨平了当初的初心?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做?所谓热爱吗?还是仅仅是“不得不这样”?如果有热爱,就会有憧憬,就会更生动,就会有成就感,更有意义。

知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下一句吗?“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不要忘记做一切事情的初衷,要给自己理由去坚持。那是鲁迅先生的一生,教给我的。

前几年网上一个段子,“鲁迅先生一句‘哈哈’,可以被现在的人解释成——第一个哈表达了先生对人民麻木的不满,第二个哈表达了先生对世事的宽容。”现在想到鲁迅,我们想到的是像霹雳一般的犀利和辛辣的讽刺。其实,有时候不用过度地解释,先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悲欢喜乐,能用他的经历,带给我的成长以无限动力和真理。

告诉我人性最美好的地方。

而他只在时光的缝隙里,在夕阳下弯腰捡一片,早晨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