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阅读成为习惯。
图文信息中心“旅商爱书人”专栏已经播出两期了,尹惠芬老师、经贸系王颖喜爱读书、学以致用得到了大家的厚爱。
这一期我们将介绍由应用外语系推荐的系小记者团团长崔海琦,她眉清目秀、温和淑女。以下是我们约谈时的一段对话,大家或许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得到一些启发。
“海琦,现在很多年轻人空闲下来就是刷手机、玩游戏,你为什么喜欢阅读呢?一学年大约读多少本书呢?”
“现在社会极速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了主流,被手机与网络支配的我们有时成了一只有船无帆的扁舟,摸不清方向。读书在我看来,是种找回自己的方式,至少可以在无人倾诉的每一天,安静得和自己对话,我一年大约读五十本书,因为我喜欢慢速阅读,就像煲汤,得小火慢炖才有营养,书中遇到的我不清楚的词语,好句子,我都会一一整理在笔记本上,现在我看到两年前整理的句子,都有不一样的体会。”
“海琦,你觉得阅读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
“阅读让我沉淀下来,不轻易说出情绪,懂得思考情绪。打个比方,如果要用一个词形容自身的处境,换做很久以前我只会白纸黑字写下孤独,如今不敢轻易谈孤单,就且当自己是个英雄吧!有话说的好“英雄总是孤独的”!谈到孤独,老师我想跟您分享一段我誊写在笔记本上的好文,看了以后确确实实被震撼,怎么会有人把孤独与绝望,写得那么淋漓尽致: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灭了,眼前没看清的一切又滑回黑暗里。譬如黑夜里的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的船舱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的距离早就远了,一刹那的撙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当时抄下来以后,突然笑了出来,因为与这种隔岸窥火的孤独相比,我的处境还是异常的美好,哈哈。
“海琦,你最喜欢哪一类书籍呢?”
“古典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文学风格,以前文言文被批判为“啰嗦”,可以用“干不了,谢谢。”五个字解决的辞职信,文言文却要绕一大圈,且不谈它相对的冗长晦涩,客观的来说,古文是应该被欣赏、传承的。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倾向于“老人言”,所以对古典文学有特殊的偏爱,比如说上面我们谈到的“孤独”,古典文学却可以这么阐述: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空,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顿时就升腾了许多凄清与惆怅。在古典书籍中,我印象比较深的人物是神采铄人的帅哥解元,放在当今时代或许会是个小鲜肉,还有众莫敢争,弃官而去的周敦颐,最后一个厉害了,是有高僧预言其可救宰相的钱塘于谦……“
“海琦,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在阅读过程中难忘的或者是有意思的体验呢。”
“我是个非常感性的人,每每当我忧伤的不得了的时候,想到《浮生六记》沈复笔下的爱与恨交织,仔细想想,自己的感怀悲秋简直是不值一提的,于是心情就会好很多。”
“海琦,在你读过的书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收获嘛,我觉得最多是平和和冷静,不会觉得两手空空,脑袋空空。静思语录我每学期都会抄一遍,宠辱不惊是境界的极点,现在不能企及,但可以慢慢靠近!”
一个多小时的约谈不知不觉过去了,她的身上散发出来的似乎一直都是种宁静之感,但就是这一种默默的力量,让她在旅商四年收获了很多,比如刚进学校就拿下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征文优秀奖,又接连获得“魅力旅商幸福日记”两次一等奖 、“我的节日记忆”征文二等奖、第八届江苏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职业生涯规划书一等奖 、“旅商听说我”最佳创议奖、“我爱我的专业”征文一等奖、两次获得“职业生涯规划书”一等奖、优秀学生通讯员、宣传报道积极分子等,不仅如此,她二年级就被评为常州市“三创”优秀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