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旧版网站
 
您所在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告通知
2018-2019-2重点工作计划
来源:   作者:    日期:2019-08-21   浏览量:15777  

本学期学校整体工作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常州市“旅游明星城市”建设为契机,瞄准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国际化职教强校目标,坚持“专注现代服务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办学定位,“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教诊改健校、以人才强校、以I4C战略兴校”,实现新一轮职教领航发展。

1.强化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政融合,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教强校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履责纪实责任。狠抓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舆论引领,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内容,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思想建设,筑牢信念之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启动“龙城职教先锋”工程建设,强化先锋作用,提升党建质量。推进“一校一品”党建文化特色项目、“特色支部”、“书记项目”以及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景课堂等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建文化。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化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规范选拔任用程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宣传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文明校园创建和群团统战工作。

2.完善德育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夯实学生管理基础,2-3月开展“开学六好竞赛”活动,学期末开展“五星班级”评比;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学习,特别是青年教师和学生干部的岗前培训。用“如境”文化架构学校德育体系,领航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学校学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继续优化完善劳动实践周、礼仪活动周;推进大课间跑操,体育舞蹈校本课程,师生共同参与。

3.加强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在寒假期间G6联盟成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继续优化专业结构,关注五年制高职商务日语和金融专业的审批情况,积极申报现代职教体系“3+4”项目;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落实学校五级阶梯培养对象工作,落实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教研室全覆盖,调研、实施学校专任教师年度任务包制度。

4.进一步推进教诊改工作。从目前的各部门(系部、支部)月度自我诊断,推广到教研室月度自我诊断和教师、学生(家长)反映意见问题处理反馈表。合理化教诊改逐步推广的程序,开展教诊改平台升级及试运行工作。加强教诊改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发展。一是系部围绕国际化专业建设主动作为,二是加大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力度,三是制定政策系统推进学生外语学习及海外研学旅行,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奖励基金,统筹学生奖学金,设计资金渠道、资金回馈机制,工作后反馈机制。四是形成常州菜文化推广中心建设细化方案,充分发挥常州菜研究院、常州旅游文化研究院、中国民俗协会、中国餐饮文化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推广常州菜文化(江南文人菜,中庸之道、君子风范,有头有面、一穷二白、云卷云舒、薄酒淡饭)。以“传统文化进台湾”活动为契机,做好常州菜文化进台湾准备工作。五是提高国际化项目优化,推进“中芬”合作的开展,进一步构建“4+3”,六是遴选10名左右留学案例,针对家长进行宣传。

6.信息化项目持续推进。以全国20强优异成绩通过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总结评审的基础上,继续争创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扎实推进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常州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相关工作。丰富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教学信息化设施项目,包括教室笔记本、教室信息化改造。在新一卡通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广,强化学生宿舍用电和考勤,启用校门口门禁系统;启用校内教职工被动考勤系统;论证并建设教室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

7.推进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常青藤校内实训平台,改革管理与评价体系,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加强专业实训室建设。环宇艺术设计中心申报省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全面规划并调整部分现有实训室;实行优秀技能实训教学案例观摩制度;扎实推进“技能大赛梯队培养”工程实施;提升师生与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学习。发挥旅游职教集团化办学优势,发挥常州菜研究院和旅游文化研究院的引领作用,促进产教融合实践深入开展。

8.扩大培训业务,提高学校培训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拓展自学助考项目,集中统一发布信息,加强招生宣传和教学管理,严格落实学籍管理规定,提高学历继续教育的规范性和美誉度。整合校内外资源,争取政府政策红利,提高社会培训规模和影响力;积极投入社区教育,切实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科研平台,提高社教工作在学校的定位和站位。

9.推进“净化美化文化”校园文化工程,争创市级文明校园。打造“如境”文化品牌,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教师高境界发展、学生高素质高技能发展。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打造书香校园,引入“阅读、消费、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在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打造书吧,优化图书馆软硬件环境;名师“工作坊”进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文化载体作用;推进“蛟龙出海”北大门工程建设,形成“北龙南马” (龙马精神)校园+景区文化解读。启动常州旅游文化博物馆(3A级景点)建设工程。

10.高度重视招生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前谋划,做好招生工作的顶层设计,明确职责与分工、多措并举,深化招生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研究,规范做好2019年招生宣传及录取工作。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形势,妥善制定招生人数计划、分数线,及宣传实施方案;实行学校、招生负责人和招生点联系人负责制,努力实现全员参与;做好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等服务活动;在周边区县建立招生联系点,形成较稳定的招生网络;确保生源数量、稳定生源质量,提升学校在社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11.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做好人员管理,落实资产管理任务;优化岗位设置,遴选好物业公司,加强监督反馈,为师生创造更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继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争创市、局安全管理先进集体。认真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杜绝重大经济行为的隐患。学期本学期重点项目除北大门、图书馆和书吧、信息化项目外,另有产教融合项目、供水管网、实训基地、食堂改造、健身房、物业公司遴选、食堂委托经营招投标等项目。